大眾表示,其純電動汽車今年在中國的銷量可能會翻一番。
大眾去年在中國銷售了 70625 輛 ID 系列電動汽車,但未能實現(xiàn) 8 萬-10 萬的目標。除了缺芯問題,大眾生產(chǎn)還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
大眾中國 CEO Stephan Wollenstein 在北京的一個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該公司仍希望將原計劃的規(guī)模擴大一倍,但 "目前我們看到的半導體供應不足以實現(xiàn)這一目標"。
不過他補充說,他“相當樂觀地認為,我們將看到實際銷售額翻倍。”
受芯片短缺影響,大眾中國 2021 年在華實現(xiàn)交付 330 萬輛,同比下降 14%。在大眾集團公布的未來戰(zhàn)略中,2022 年的年產(chǎn)目標為 1000 萬輛,2023 年為 1100 萬輛左右,但有內(nèi)部消息顯示,最壞情況下 2022 年的汽車產(chǎn)量甚至只能達到 800 萬輛。另外,集團高層預計,芯片危機可能會使情況惡化,尤其是核心品牌大眾乘用車和子公司斯柯達。
中國汽車市場目前由中國品牌主導,以比亞迪和五菱為首。雖然特斯拉排名第三,但它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國外品牌。大眾、通用和豐田汽車在中國的智能電動汽車競賽中已經(jīng)遠遠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