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與算法在經濟社會生活多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算法作為加工處理數據的技術,成為影響信息分發(fā)、服務提供、機會分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機制和力量,日益成為數字社會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基礎和核心動能。當前,濫用數據分析和算法推薦,不僅影響了正常的傳播秩序、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也給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社會公平公正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帶來嚴峻挑戰(zhàn)。
2021年9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九部門聯合發(fā)布《關于加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時間,逐步建立治理機制健全、監(jiān)管體系完善、算法生態(tài)規(guī)范的算法安全綜合治理格局。
《指導意見》明確了算法綜合治理過程中“五個堅持”的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正確導向,強化科技倫理意識、安全意識和底線思維,充分發(fā)揮算法服務正能量傳播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二是堅持依法治理,加強法律法規(guī)建設,創(chuàng)新技術監(jiān)管模式,打擊違法違規(guī)行為,建立健全多方參與的算法安全治理機制;三是堅持風險防控,推進算法分級分類安全管理,有效識別高風險類算法,實施精準治理;四是堅持權益保障,引導算法應用公平公正、透明可釋,充分保障網民合法權益;五是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大力推進我國算法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保護算法知識產權,強化自研算法的部署和推廣,提升我國算法的核心競爭力。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guī)定》(以下簡稱《管理規(guī)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豆芾硪?guī)定》重點規(guī)范應用算法推薦技術提供互聯網信息服務,其中算法推薦技術,是指利用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策類等算法技術向用戶提供信息?!豆芾硪?guī)定》明確要求,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堅持主流價值導向,優(yōu)化算法推薦服務機制,積極傳播正能量,促進算法應用向上向善。《管理規(guī)定》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劃定了十條不可觸碰的紅線:
紅線一: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的活動;
紅線二: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傳播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的信息,應當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傳播不良信息;
紅線三:不得設置誘導用戶沉迷、過度消費等違反法律法規(guī)或者違背倫理道德的算法模型;
紅線四:不得將違法和不良信息關鍵詞記入用戶興趣點或者作為用戶標簽并據以推送信息;
紅線五:不得生成合成虛假新聞信息,不得傳播非國家規(guī)定范圍內的單位發(fā)布的新聞信息;
紅線六:不得利用算法虛假注冊賬號、非法交易賬號、操縱用戶賬號或者虛假點贊、評論、轉發(fā);
紅線七: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過度推薦、操縱榜單或者檢索結果排序、控制熱搜或者精選等干預信息呈現,實施影響網絡輿論或者規(guī)避監(jiān)督管理行為;
紅線八:不得利用算法對其他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妨礙、破壞其合法提供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正常運行,實施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紅線九:不得向未成年人推送可能引發(fā)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為和違反社會公德行為、誘導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紅線十: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王春暉)